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黑竞争越来越隐蔽。小升初“掐顶招生”为何继续被禁?

母婴育儿 2024-05-16 浏览(730) 评论(0)
- N +

近日,记者暗访某教育培训机构时,该机构正在进行小升初一所学校的招生说明会。原来,小升初实行了免试入学政策,但仍有许多家长为孩子择校而焦虑。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这是教育部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为什么要开展专项行动?主要针对什么样的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

教育部此次启动的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的目标是全面排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规定,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开始推进初中免试入学;2019年,我国开始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然而,一些地区的一些学校仍然存在违规招生的问题,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也是此次专项行动需要攻克的难点之一。所谓“掐尖”,即“招考”,是指个别学校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在尖子生分配入学前锁定并招收尖子生,以拉大生源质量与普通学校的差距。

眼下,正是小升初招生阶段。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以与个别学校合作为目的举办的招生说明会正在秘密进行。

所谓“五等生”是指中学在小学五年级选拔学生,被选拔的学生将在六年级直接进入初中。记者调查发现,近期类似的选拔考试正在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悄然进行。

“掐尖”方法一:选拔考试

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天,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发布了一所私立学校即将举行校园开放日的信息,称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活动将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举行。记者试图注册,几天后接到了这所学校的电话。

按照约定的时间,记者来到了这所学校。刚进教学楼,家长和孩子就被分开了。孩子们被带到一楼的教室,他们要求带的文具原本是用来参加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的。考试开始后,家长们聚在一起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这所学校此前曾与其他区的一所重点公立中学进行过多次全市联考。这次考试可能是今年招生季的最后一轮考试。5月5日12时30分,3个小时的考试结束,家长被安排到学校操场接孩子。

这种由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的以选拔学生为目的的测试面试,正是本次专项行动要坚决纠正的违规行为。

同时,专项行动还对民办学校的招生行为作出了多项规定,如是否违规跨区域招生、是否存在与公办学校混合招生等。不管是哪一所,这所私立学校显然是非法的。从家长的聊天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类似选拔考试外,还有一个渠道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杯赛来“招兵买马”,因此一些被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杯赛仍在偷偷进行。

“捏尖”方法二:参与杯赛。

中国数学运动会、希望杯、大联盟赛、大师赛都是教育部认定的非法竞赛。2018年以来,教育部持续规范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2022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清单》,俗称“白名单”,并明确规定“凡未列入《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清单》的竞赛均为违规竞赛,清单中不存在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竞赛”。今年1月,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再次明确大师赛、希望杯、中国杯均为非法黑赛,坚决打击非法黑赛。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学科的非法竞赛和黑竞赛随后以夏令营、冬令营或研究的名义举行。例如,一个名为“红色精神”的研学夏令营和一个培训机构最近发布的广东夏令营实际上是一个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该竞赛从“中国杯”更名为“中国数字之星”。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因为黑竞赛经常被报道,考试被临时取消。所以要报名只能通过机构,考试方式也越来越隐蔽,甚至要去外地参加比赛,减少被举报的风险。这些违规且昂贵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受到家长的追捧,其成绩也成为个别学校“指点迷津”的重要依据。

除了奥运会,学校的第二要务是英语。2021年3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宣布退出剑桥英语五级考试,这让该考试在一段时间内炙手可热。然而,自去年以来,剑桥英语考试再次成为热门,许多小学生通过了相当于国内高中至大学水平的FCE三级考试。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包括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在内,教育部多次强调不得将中小学学业竞赛成绩和等级证书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但事实上,这一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扭转。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牛南森:现实中,在一些地方和个别学校,我们发现还存在违规“拔尖招生”的情况,比如把培训证书和学科竞赛成绩作为招生参考或依据,这也是本次专项行动的难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唐: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一些地方的“掐尖”加剧了竞争,成为青少年发展中不可承受之重。

5月中旬,记者再次通过某培训机构了解到,某中学即将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尽管学校一再强调开放日只针对初三毕业生,但当记者进入校园时,发现学校竟然为小学生家长开辟了指定通道。顺着路标,记者来到小学咨询处,看到不少家长正在向工作人员递交孩子的简历。不一会儿,各种精美的小学简历摆满了咨询台。

“掐”法三:筛选简历

家长将孩子的竞赛成绩和等级分数制作成简历提交给学校。学校选送简历已成为学校除选考、参加杯赛之外的第三种“整蛊手段”。在双减之前,这些简历大多直接放在学校门口或保安室。双减持后,管控严格,手段更加隐蔽。要么像这样在校园开放日将简历直接交给老师,要么将简历发送到学校的电子邮箱,提供与电子邮件相关的信息成为个别机构赚钱的新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卜玉华:学校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方法,不管是家长还是辅导机构,通过各种方式招收优质生源,因为你关心升学率、名校率、重点率,那么学校就会关心,学校之间的攀比还是很严重的,地区之间也是比较。

采访中,专家认为,目前,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仍将重点放在对学校的评价和评估上,这是招生乱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一些中招成功的孩子为了进入更好的班型,争取进入快班,不得不继续“往上滚”。学校以各种名义设立快慢班也被列为本次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中要坚决纠正的七种违规招生行为之一。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唐:我认为,当一种教育现象发展到需要采取特别行动进行治理的时候,就必须采取特别行动加以遏制。其根本效益在于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生态,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真正建立长效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关口有精彩的人生呈现和发展。

记者获悉,目前,教育部正在成立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工作组,接下来将在全国范围内参与跨省互查工作,并及时通报“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违规行为。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禁止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以选拔学生为目的组织各类考试,或采用各类竞赛证书、社会培训成果、等级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我们希望通过整改,让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更加公平、阳光、便捷。

标签: